服务热线:400-123-4567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程案例 > 工程分类三

bob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环境保护工程设计十篇

时间:2024-02-09 17:12:32 文章作者:小编 点击:

  bob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bob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bob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1.1工程项目选址应该兼顾当地的建筑物、天然林木、地形和地貌等,尽量避免高填深挖状况的出现,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可以采用新技术,尽量避免对周边建筑物等的影响。

  破坏,因此应该重视对当地环境的保护,以及应该考虑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再生等问题,通过勘察设计人员对工程现场的实地勘察,然后通过全方面的分析和研究,慎重地选择和使用便于环境恢复与再生的最优化的项目选址。

  工程项目是一项复杂、综合性的工程,其设计应该充分协调与各个方面的关系,根据工程建设的规模与相应的技术指标,然后制定相应的工程设计。通过工程勘察设计,能够从纵面、横面、平面三个方面形成立体线形设计,勘察设计好取、弃土场等的地理位置,积极地采取相应的治理防护措施,促使工程项目依赖于自然,符合自然,保证工程项目与周边的军事、文物、规划、不良地质、地形、地物以及周边的自然环境等和谐存在,并且实现尽量少占耕地、减少拆迁等,充分发挥其在水土保持以及保护环境敏感点等方面的工作,同时还能有效降低工程造价。

  在进行工程勘察设计时,不断地采用相应的保护环境的措施,并对工艺以及技术进行改革,对保护环境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工程勘察设计中保护环境的技术主要包括:(1)工程勘察设计中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的应用。工程勘察设计在考虑工程造价的基础上,相关的设计人员应该在积极的采用现代的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是一项融合了环境保护学、自然科学、生物学等众多学科理论的生态理念,通过其在工程勘察设计中的推广和应用,能够实现对工程项目的周边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2)工程勘察设计中水处理措施的应用。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雨雪等天气的影响,很容易在工程现场产生积水的问题,并且这些积水很容易形成径流,给周边的土壤以及水源等造成污染,因此,在进行工程勘察设计中应该采取相应的水处理措施。工程勘察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工程周边的农业排水灌溉系统,可以在工程现场设计集水池,并将工程的排水系统与农业灌溉系统分开,将积水导入集水池中,进行净化处理,当达到国家或当地的相关标准后,排入污水受纳系统。(3)工程勘察设计中防噪音技术的应用。工程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过程,其施工过程中的噪音不可避免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以及周边的居民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工程勘察设计时,应该采用合理的防噪音技术,避免造成对环境的影响。工程建设过程中,可以采用一种绿色的声音屏蔽系统,其具体的做法为:在工程现场栽种钢立柱,然后在钢立柱之间安装一层金属网格,然后将土工布蒙在金属网格上,然后再在土工布间填土,然后在墙壁周边种植一些攀援类植物,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保证填土的水分,经过一段时间,在施工现场就能形成一道绿色屏障。(4)工程勘察设计中绿化设计理念的应用。对工程项目进行绿化设计,能够有效地改善工程在建设期以及应用期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以及周边自然景观的影响,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工程施工产生的废气、噪音等带来的各种影响,能够有效地保护工程周边的用地以及周边原有的植被,还能美化与稳定周边环境,防止水土流失,进行工程绿化设计理念,能够充分地体现工程建设的绿化功能和特点,实现对生态与环境的保护。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周边环境:其一,做好工程勘察设计,方便以后施工方案的设计;其二,根据施工方案进行取土方式的选择,严禁乱挖乱掘状况的发生,并且当现场取土完毕后,尽量采取植树或者植草的方式保护环境,便于植被的恢复,还能防止水土流失;其三,相应的施工防护措施,限定施工机械设备的作业时间,以及其噪声的高度,如果采用爆破作业,应该在保证周边环境稳定的基础上进行。

  环保“三同时”制度是我国出台最早的一项环境管理制度。早在1973年国务院批准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中就规定:“一切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企业,防治污染项目,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因此,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是切实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的第一步。

  在建设项目环评批复文件中均有在下阶段(水电行业即为招标设计阶段,其他行业为初步设计阶段)开展环保“三同时”的要求。从现有的规程规范要求看,目前水电招标设计阶段及其他行业初步设计阶段均只有开展环境保护篇章的要求。随着环境保护措施要求的不断提高,尤其是水电项目工程复杂,施工时间长、涉及范围广、影响因素多且环境敏感性强,无论是环境影响批复文件还是建设业主均迫切地希望提出一个介于可研和施工图阶段的一个总纲性且具有专业指导性的报告文件,以满足和指导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和建设需要。同时,其他行业尤其是大中型的非污染类建设项目如水利、风电、公路等行业的环评批复文件中越来越多地提出了开展环境保护总体设计的设计要求。

  因此,开展水电行业环境保护保护总体设计报告的编制,既是满足环境保护行业法律法规及行业主管部门的要求,也是满足管理层及建设业主对工程环境保护专业建设管理的要求的综合性体现,是非常必要的。越来越多的设计单位进行了环境保护总体设计报告编制的尝试和思考。

  查阅国内各行业环境保护设计的相关规程规范,目前,国家能源局已针对水电工程陆续了《水电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水电工程招标设计规范》等标准规范,对水电工程环境保护后续设计工作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但尚没有针对环境保护总体设计的相关规程、规范可以使用。

  为了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文件要求以及建设项目管理要求,干流开发大型水电站的建设集团和单位委托相关水电设计单位编制了一些水电工程的环境保护总体设计报告,并经内部审查或咨询后,作为水电站招标及施工图阶段规范、管理和落实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之一。部分大型集团如中国华电集团公司还统一编制了《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总体设计及“三同时”实施方案报告编制要求》[1],对报告的编制要求进行了统一,有利地推动了水电站工程环境保护工作。但由于委托单位的要求不同,编制单位对环境保护总体设计的理解也存在差异,导致目前已完成的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总体设计报告在编制阶段、内容、设计深度等方面思路和要求不一。以下对近年来已完成的水电行业环境保护总体设计报告[2]-[6]中的主要存在的一些不同编制思路进行总结和探讨。

  水电站的环境保护总体设计范围原则上应根据批复的环境影响报告文件的评价范围来确定。但由于水电工程建设复杂、影响范围广同时不同的区域又有不同的实施责任主体、不同的施工时序及运行管理要求,因此环境保护总体设计中编制范围的确定既是报告编制时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也将直接关系到报告编制深度的问题。总结近几年的编制成果,在编制范围的选择时通常有以下两种情况:

  (1)以实施责任主体的不同划分编制范围:以建设业主、地方政府部门两大不同的实施责任主体,分区分要素开展设计总体设计报告。这种编制范围的实施责任主体明确,分区实施措施管理体系明确、措施可操作性及针对性强,“三同时”实施保障性最强;但由地方政府部门实施的分区中主体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为满足更强的指导性通常在待主体较明确时另行编制。但若分区不能及时编制又会造成建设业主及环境主管部门对除主体枢纽区外的其他区域的“三同时”实施情况掌握不清,有时甚至会影响整体工程的核准或验收进度,进而对电站建设经济性带来较大的损失。

  (2)以进度时序的不同划分编制范围:按筹建期“三通一平”阶段、主体开工至竣工验收阶段、运行管理阶段的不同时序,分期、分区分要素开展总体设计报告编制。这种编制范围可以将筹建期“三通一平”阶段措施、运行管理阶段的措施不纳入招标施工图阶段的设计工作,另外编制,报告针对主体工程施工期至项目竣工验收期间进行分区分要素编制,指导性强,完整性较为欠缺。

  以上两种不同编制范围的选择将对报告的编制侧重点、编制思路、总体结构等形成完全不同的编制风格,在选择上一般根据建设业主的要求进行选择。但不论是哪种编制范围,要形成系统完整的报告,总范围其实也并未脱离环境影响报告书确定的评价范围,因此两种思路都是可行的。在实际编制过程中由于建设业主要求,通常按第一种编制范围开展设计工作的情况较为多见。

  (1)环境保护总体设计要求在水电行业系统中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依据要求,开展环境保护总体设计报告编制满足环境主管部门批复及管理要求,同时也满足建设业主对项目的建设管理要求,是行业主管部门过程管理以及建设业主内部管理的指导性文件。

  (2)水电行业环境保护总体设计介入时段宜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后,招标设计阶段初期,因此环境保护总体设计不宜纳入可行性阶段设计合同范围,应由建设单位专项单独委托。

  (3)环境保护总体设计的编制范围原则上应根据批复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评价范围来确定,由于责任主体、实施时序及影响侧重点的不同,编制时可按分区分要素原则进行编制,也可根据不同责任主体的要求分别开展分区编制。

  (4)环境保护总体设计的重点应是环境保护措施设计变更及优化设计、环境保护措施分标规划以及环保“三同时”实施方案,对于与可行性研究阶段变化不大的以可研设计成果为准,仅在可研成果概述中列出即可,避免重复设计。

  (5)查阅国内各行业环境保护设计的相关规程规范,目前尚没有针对环境保护总体设计的相关规程、规范可以参考,建议加快相关规程规范的编制及。

  [1]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总体设计及“三同时”实施方案报告编制要求》[Z].2009.

  [2]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环境保护总体设计报告》[R].2008.

  [3]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环境保护总体设计报告》[R].2008.

  [4]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院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省金沙江阿海水电站环境保护总体设计及“三同时”实施方案报告》[R].2012.

  [5]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院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省澜沧江苗尾水电站环境保护总体设计报告》[R].2014.

  [6]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云南省澜沧江黄登水电站环境保护总体设计报告》[R].2015.

  张燕春,1980年03月23日,女,籍贯:浙江金华,民族:汉,单位: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职称:高工,学位: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计。

  尹涛,1970年6月,女,籍贯:云南昆明,民族:汉,单位: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职务:分院副总工,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计。

  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对于水利水电设计中各环节的环境保护有明确的规定,并且伴随着设计环节的完善,对于环境保护应该更加明确其重要性。此外,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时重视环境保护能够提高施工单位在业内的综合竞争力,能够促进该行业的发展,使其能够更完善的服务于业主。同时,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初期,能够从环境、资源、绿色低碳的角度出发来进行设计,这样不仅符合考核机构的要求,还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设计所需时间。最后,它还有利于大幅度提高设计成果的实际效益,能够提高该设计成果的使用周期。

  在当代社会中,水电工程的设计应该以环境保护作为设计理念,要从环境、资源、绿色低碳的角度来进行水利水电的设计、策划和施工,并且相应的策划机构要严格遵守环境保护的原则来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使得我国传统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向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环保的方向发展。并且,在设计过程中,为了更加突出环保理念,需要其他的相关专业来作为辅助,如建筑、机电、施工等专业,使得这些专业和环保之间能够有效的联系在一起,并能够充分发挥各专业的优势,使得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过程中能够实现环境保护。

  为了提高水利水电的设计水平,就需要在设计中融入环保理念,并且相关的策划部门在进行策划设计时要深化环保理念,将环境保护作为设计、策划和实施的指挥棒。首先,相关的设计部门、监管部门和其他负责人要深入强化环保理念,在进行工程设计时,要严格实现环境保护的相关措施。其次,水利水电工程策划的专业人员要有环保意识,只有这些设计的骨干工作者能够重视环保,才能够确保环境保护的落实和其实效性。最后,设计部门和工程负责人要重视其他相关专业的介入,在调整各专业的效能中融入环境保护的理念和内涵,并且环境保护直接影响到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的实效性。

  设计是水利水电工程的核心,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并且提升工程的设计水平必须依靠环保的设计。在工程的设计过程中,要符合时代和人们对于工程项目的要求和规定,这样有利于促进维护机构和策划机构间的合作。

  在项目建议书阶段,基本上要明确该工程的开发是否有巨大的环境制约因素,然后依据所分析的因素,来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为工程的立项提供了相应的环境依据。

  在此阶段,可以依据环保评定将相关的环保报表为参考,来掌握该项目对于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并且将工程设计机构和评定机构的契合作为主要任务,对于那些没有进行环境评定的项目进行环境评定。

  环保策略的设计和投资预算是环保设计的核心,该阶段大概描述了环保策略的整体分布情况和对文件的评定和审定意见。在该阶段中,对于影响环境的评定不再进行实施,但是依旧会依旧相关的审核意见和工程的设计调整的要求,对于评定结果再进行核实和评定。

  该阶段是在初设评定和审核的建议的基础上,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中,设计部门和施工单位一起落实环保设计方案和投资方案。

  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时,设计人员要能够辨识并规避环保敏感区域,甚至缩短工程初期的时间,来开拓业主的受益面,有利于工程的顺利进行,从而提升工作效能。

  目前,在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过程中,人们对于上一层次的设计协调的探究十分重视,但却忽略了在环保层面上的统一协调的探究。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过程中,要经过不同层面概括性的探究比较,更完善的落实环保理念,并且在设计过程中融入可持续发展观,从而将工程效益和环境保护有效的融为一体。

  在工程的设计、策划和施工的过程中,要始终贯彻环保理念。首先要增强环境保护专业和其他专业之间的沟通,如机电专业、建筑专业、施工专业和规划专业等。此外,要增强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评定单位、技术审核单位之间的沟通交流,这样才能够统一设计单位和其他单位之间的环保工作重心,降低项目的设计时间,从而优化调整工程的设计,并落实环保的实际措施。

  工程环境管理体系是在发包人统一组织和领导下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该体系包括发包人与参建单位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及其各层次、各项目的环境保护负责人。

  工程的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大事宜,由发包人决策;工程环境管理中心,统筹管理工程施工期工程环境保护工作;工程建设监理承担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管理和监督管理;工程施工承包单位、工程设计单位、环境监测和水土保持监测单位、运行管理单位、工程服务机构等是环境保护工作的直接执行单位。

  发包人颁发的与管理体系配套的工程相关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管理办法和制度,是该项目主体合同文件的组成部分,承包人须遵照执行。

  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现场管理由工程建设监理负责,承包人必须配合工程建设监理的环境保护现场管理工作。

  工程施工期间,承包人须按合同条款和监理人要求编制各类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专题报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报告。

  承包人应根据合同条款和招标文件中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要求制定具体环保措施实施方案,在收到开工通知后的28d内,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监理工程师应转报环境管理中心征询意见,并在签收后14d内批复承包人。承包人制定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必须遵守通用条款的法律法规,符合基本技术标准及其相关技术规范要求。

  本标的环境保护专项设施,承包人应提交详细的专项设施环境保护设备、设施选择和施工措施报告。

  承包人应每月提供环境保护工作月报,年末提交上年度工作总结,供工程建设监理工程师对承包人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本标工程全部完工后,承包人应提交环境保护完工资料,完工资料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采取统计报表制度,掌握工程施工期间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实施状况。统计报表的报送及审批等相关规定,按发包人的相关管理办法执行。

  本标工程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接受环境保护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发包人负责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对外协调和联系。承包人应按发包人的统一安排,接受和配合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执法检查等行政管理工作,并及时向监理人和发包人通报相关情况。

  环境保护验收包括合同项目验收、工程阶段验收、工程竣工验收。合同项目验收由发包人和监理人组织,各相关单位按要求提交验收资料;工程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验收工作,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各相关单位按要求提交验收资料。

  根据工程建设进度计划,按计划逐一对照项目设计要求,对环保、水保措施的实施进行监理,促进各项措施实施工作的顺利完成,并达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及其批复意见的相关要求,为本工程总体建设服务。

  环保措施实施总进度满足与主体工程施工总进度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要求,做到各项环保措施工程项目进度(工期)合理,单项工程间进度协调有序。

  按审批通过的本工程环保、水保投资执行概算控制投资,合理使用环保、水保专项资金。

  切实按照审批的本工程各种环保、水保技术文件及国家有关技术文件的要求实施环保、水保监理,通过对单项工程施工过程的控制,使各单项工程的质量符合环保和水保报告书的相关规定和标准,杜绝重大工程环保质量事故,满足工程验收时对环保、水保竣工验收的要求。

  环境监理人员常驻工地,经常性对施工区进行巡视,辅以必要的仪器监测,对施工活动中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动态管理。

  对专项环保水保设施实施必要的旁站监理,协助工程监理对主体工程中的环保水保措施进行监督。

  ①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与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法规,受发包人委托,监督、检查工程及影响区域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

  ②填写监理巡视记录,记录巡视情况、存在的环保水保问题和解决情况,以书面形式将检查中发现的环保水保问题通知承包商,提出限期处理要求。对超出合同的重大问题及时报发包人决定;

  ③总监理工程师在授权范围内有关监理指令,签认所监理的环保工程项目有关款项的支付凭证;

  ⑦全面掌握项目进度、质量、投资情况,熟悉施工合同中有关环保、水保条款及有关单项合同;

  ⑧参加发包人和工程总监召开的各种会议,按监理合同授权主持召开现场协调会议,定期向发包人汇报监理工作情况;

  ⑨协助发包人选择施工区环保、水保建设项目设计、施工单位和管理单位,督促设计单位按合同提供设计文件,组织设计单位进行现场设计交底;督促施工单位按时、按质完成项目施工;督促管理单位全面履行管护合同。

  环保水保监理工程师每天根据工作情况做出工作记录(监理日记),重点描述现场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的巡视检查情况,当时发现的主要环保水保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处理意见。

  环保水保监理报告是工程建设中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编制的环保水保监理报告以环境监理月报为主,主要汇报施工区的环保水保工作和环保水保监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反映环保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监理月报需报送发包人、承包商和有关上级主管部门。

  监理工程师在现场检查过程中发现的环境问题,应通过下发问题通知单的形式,通知承包商需要采取的纠正或处理措施。承包商对环境问题处理结果的答复以及其它方面的问题,也要致函给监理工程师。

  建立环保水保例会制度,可每月或根据实际情况召开会议。在例会期间,承包商对本标段一段时期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进行回顾总结,监理工程师对该月各标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进行全面评议,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整改要求。例会应形成会议纪要。

  根据工程建设进度,本工程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计划由发包人在项目开工前委托经环保部门认可的单位,相关的组织机构建设、管理方式、运作模式、人员和设备的配置均须在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前落实到位,以便于更好地发挥环境监理对施工区环保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的职能。环境监理项目部由总监理工程师、环保工程师、水保工程师等责任人组成,负责施工区环境监理工作。

  结语:鉴于工程环境管理是施工过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工程建设过程常伴随着不可预知的因素,引发环境事件。因此,如何在环境事件发生时充分调动参建各方力量进行补救,合理规避环境风险,是考验工程管理着的一大难题。合理规划环境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环境监理等各方力量,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有利于参建单位更好的参与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如期完工。

  各类水利水电项目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移民安置问题,土地利用问题,施工中乱堆弃渣,挤占耕地;水流控制问题,截流蓄水影响下游用水,施工废水、生活污水污染水质;爆破与噪声对人群及周边动植物栖息的影响;水质、水温等水体参数变化问题,对水生动植物及下游需要灌溉的农作物影响等。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具有不可逆性和长期性,因此应高度重视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期环境保护工作。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各个环境要素的不同,其环境监理主要控制要点如下:重点监理施工废水处理措施的设计、施工、使用及运行情况和废水排放情况;关注砂石料生产及运输的扬尘采取的除尘措施及效果;关注施工场地及设备的选址是否避开环境敏感点,是否采取低噪声设备和降噪措施,有无发生噪声扰民事件;监理垃圾收集点布置是否合理;要注意跟踪是否存在地表植被破坏和占压面积增大的情况,是否对珍稀动植物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关注工程扰动面积是否超出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弃渣是否运至弃渣场,并按照“先挡后弃”的原则采取防护措施,土石料、弃渣场的选址是否符合要求;监理是否落实了水生生态保护措施,是否采取鱼类产卵场、索饵场、洄游通道等鱼类栖息生境保护措施;等等。而针对某项工程的不同阶段,也可以制定和落实不同的监理要点:

  1.1设计阶段环境监理要点审查施工设计在施工文件中是否采用了国家明令禁止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设备,对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的施工方法予以及时纠正;对枢纽工程的主坝、副坝的坝址、溢洪道、输水洞的选址,输水工程的选线情况进行核定;对项目的料场、渣场的选址进行核定。对照环评审查项目初步设计有哪些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未落实,环保设施的投资概算是否满足工程环保措施的建设要求,施工图设计中有无遗漏和疏忽的环保问题;审查枢纽工程的施工设计,对主体工程的设计提出环保专项意见,对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的设计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审查输水工程设计管线穿越的河流、公路、自然保护区是否采取确实可行的保护措施、水土流失防护措施。审查项目风险防范措施的设计是否落实环评及批复要求,审查项目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的制定情况。审查施工期对含油废水、生活污水采取的处理措施,处理效率是否符合环评及批复要求。参与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的技术交底,提出环保合理化建议和意见,等等。

  1.2施工期间环境监理控制要点监理主坝及副坝的建设地理坐标与环评要求是否一致,主坝防渗体施工是否采用合理施工方式,另外是否按环评要求设置相应的防护措施。监理溢洪道、进水塔和导流洞的施工是否采用设计要求,相关设置是否符合环评及批复要求,对主坝两侧山脊的施工是否采取确实可行的生态保护措施。监理输水工程施工管线穿越的河流、公路、自然保护区是否采取确实可行的保护措施、水土流失防护措施。重点监理开挖场地的工程施工是否落实环评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等等。对水利水电项目涉及的动迁移民,要监理在造地过程中,是否采取有效的水土流失临时防护措施;监理是否按环评要求在新建住宅区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建立固体废弃物集中处理制度;是否按环评及批复要求设置后靠安置点、异地集中安置点、各乡镇安置点。在文物保护方面,监理项目施工期间对发现的文物是否按照国家或省级文物考古研究所制定的措施执行,对不同遗迹遗物,分别采取不同的发掘勘探措施等。施工期生态环境监理保护是整个环境监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整个工程区域内设置环保警示标牌,加强施工人员环保宣传教育等生态保护的避免、减缓及恢复措施;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确定征占土地范围,严格控制开挖施工作业面,并按设计规定的取土场、弃渣场进行取弃土作业;监理最小生态流量下泄保障措施的落实情况;监理野生动植物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监理各级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区等减缓环境影响的生态保护措施。

  一些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具有与其它工程不同的特点,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是一般工程所无法比拟的,如我国先前建设的三峡工程、小浪底工程、龙滩水电站工程等对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红水河流域都有巨大的环境影响,因此针对其他在建或拟建的水利水电项目,必须高度重视施工期和运营期的环境保护和环境监理工作。

  2.1施工期环境监理管理模式施工区环境监理主要负责监督施工区各承包商和业主的环境保护工作,移民环境监理则主要负责移民工程所涉及的所有环境保护工作.同时,这两部分监理工作又统一受工程主管部门委托和监督并对其负责。施工区环境监理的工作性质要求监理工程师必须定期到施工区现场对承包商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巡视监督,发现环境污染问题要通知承包商环境管理员限期处理。同时,对要求限期处理的环境问题,按期进行检查验收。结合施工区工程实施特点,水利水电项目施工区环境监理采用了以下几种工作方法:①进行日常的旁站式或巡视监理,及时发现环境隐患,必要时请相关部门进行环境监测;②现场环境问题查询访问,发现有环境污染问题及时纠正;③每月召开环境例会,与甲方、施工方以及各标承包商进行交流协商,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过程中发生的环境问题,上报环保主管部门和业主。

  2.2解决好环境监理和工程监理的关系在水利水电项目实际监理过程中,工程监理和环境监理关注的问题存在不少交叉点和共同关注点,因此我们还要解决好环境监理和工程监理的关系。因为相对于水利水电项目非常专业的工程监理来说,环境监理是工程监理的组成部分,但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尤其在当前建设生态文明的大环境下,环境监理独立负责监督检查工程是否按照环境保护的规定实施,在有违反环境保护情况或出现环境重大问题时要报告给建设单位和环保主管部门,并提出环保可行的解决方案。另外,工程监理工程师若发现环境方面的问题,也可责令环境监理进行检查监督。

  3.1早期介入原则鉴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生态环保要求的严肃性和重要性,监理机构必应尽早进入并参与环保设计审查,不仅审核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环境保护措施是否全面落实,确保工程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还可根据自身经验结合工程的特性提出相应的实践性建议,大大提高环境监理的作用和有效性。只要能及早的开展环境监理工作,环境监理公司就可以尽快参与到建设单位的设计审查中。在涉及到环境保护的部分,环境监理将帮助建设单位检查工程设计中涉及到环境保护的部分,并有效的避免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与此同时,环境监理单位可以采取更加专业的方式协助建设单位工作,与涉及到的各单位及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这样就进一步增强了工程设计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可靠性,为将来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少数建设项目,由于未引入环境监理,致使项目本身设计和前期施工就存在严重的环境保护缺陷,最后导致建设项目没能满足环境影响评价及其批复中的要求,导致验收无法进行,继而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弥补以前的不足之处,有的进行补充环境影响评价,有的甚至重新进行环评,也有的甚至造成了相当大的经济损失。

  3.2全过程监理环境监理一般贯穿于工程设计、施工期、试运营期,尤其鉴于水利水电项目工程组成和建设的特殊性,真正实现全过程监理意义重大。如设计期,首先要确定水利水电项目的环保主要目的,明确项目环保工作总需求、确定要达到的环境目标和管理原则。环境监理部门可以协助业主及设计单位开展环保设计需求调研、完成调研报告;根据调研报告,协助编制或评审项目建议书;组织潜在的承包商开展环保技术交流;可以参与评审“项目可研报告”,为项目的环保理念从设计阶段就做到预防为主,避免后期对生态环保措施作不必要的调整,甚至是返工。在施工阶段,正是环境监理工作全面铺开的阶段,根据环境监理招投标文件、监理合同等编制项目环境监理计划和工作细则,明确本项目控制的环保目标、进度和费用的目标;针对项目可能涉及的生态和环保问题确定环境监理控制重点,在不同建设阶段有针对性的开展环境监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纠正或采取其他的补救措施,为项目验收打好基础。在水电项目的试运营,也就是开始蓄水期,生态环保问题逐渐呈现出来,如涉及生态恢复补偿、上游污染物源清理、水质监测、淹没区环保问题等等,这个阶段更需要监理单位从实际出发,按照环评和环评批复要求逐项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和生态保护措施落到实处,并要求善于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为工程最终顺利通过环保验收奠定坚实基础。

  3.3全范围监理水利水电项目涉及地域空间范围较大,工程流域范围广、淹没占地面积大,陆域上游涉及汇水区居民、农田、山地、矿山、水域等各类环境现状,下游涉及泄洪河道、两岸流域等自然环境,整个区域环境影响较大,范围较广,涉及动植物栖息、人类生存、地质土壤变化等一系列环境污染预防及生态恢复问题。在以上环境监理范围内,主要环境问题如下:水生、陆生生态保护及生态恢复问题;导流洞的最小下泄流量问题;地质和土壤保护问题;取弃土场的选址及对周围环境影响问题;库区清理、受污染土壤和河道低泥清理问题;上游污染企业的环保治理问题;水库下游影响河段的生态保护问题;移民安置、人群健康问题;文物及景观的保护和挖掘问题;输水管线穿越自然保护区问题;对项目建设存在环境风险影响的问题,等等。因此该类工程建设应该本着环保先行、预防为主的思想,全范围进行环境监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公路建设过程中,对于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进行公路设计中环境保护问题的分析研究,不仅有利于避免与控制公路建设对于周围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同时,进行公路设计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分析与探讨,也是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生态与环境保护发展要求。公路建设是道路交通建设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公路交通在道路交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就越来越大,因此,进行公路设计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分析,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解决公路建设中环境保护问题有着积极的作用。

  我国公路建设过程中,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水平,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与发展,但是,在环境保护问题日益严重与突出的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中,环境保护问题不仅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有很大的不利影响,更是对于人们的生存环境产生了威胁,环境保护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与经济发展中的首要问题。对于道路交通事业的发展来讲,环境保护问题也是同等重要的。进行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由于工程项目的施工工期比较长,工程施工影响范围也相对比较广,对于周围环境的影响作用比较明显。

  目前,在我国公路建设的设计过程中,注意从公路的交通功能突出以及施工建设和维护成本的节约、施工工期与施工费用控制等方面,进行施工建设的设计应用。但是,进行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设计过程中,对于环境保护问题的考虑却相对比较少,过于忽略公路设计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导致对于公路建设以及公路事业的发展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我国公路设计中,比较突出的环境保护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公路设计中,对于价值较高的土地资源规划占用并不合理,公路规划设计过程中,多占用一些森林、农业或者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用地,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其次,我国公路设计中,对于自然环境以及植被等的破坏相对比较严重,一些公路的规划设计甚至造成了水土流失、水资源被污染等,甚至对于公路规划设计沿线的动植物生存造成威胁。最后,我国的公路规划设计中,还存在有公路建设穿越风景区、保护区时,对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破坏比较严重,当经过居住区域时,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情况。此外,我国一些公路设计中,还存在有公路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水污染严重等问题,这些公路规划设计问题,都对于生态环境有着很大的不利影响,同时也对于我国公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坚持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观念是进行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进行公路环境保护的设计实现,主要就是在进行公路建设过程对于生态环境的各种影响作用避免控制的情况下,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或者方法,进行公路的规划设计实现;另一方面,在进行公路设计、施工以及管理过程中,注意对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进行强调和凸显,使公路在发挥运输功能的同时,对其周边的环境负影响减到最小。

  在进行公路设计过程中,注意对于环境保护问题的控制和避免,不仅对于公路工程的施工设计质量有一定的保障作用,而且还能够保证公路工程的外观顺适优美,有利于进行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控制避免。其次,在进行公路排水系统设计中,注意环境保护的设计应用,可以防止路基路面水及水中含有的油污、有害元素直接进入农田,避免耕地淹没、土壤污染;而公路设计中的绿化工作,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行车环境,还可以起到美化路容,优化环境的作用。

  公路绿化设计作为缓解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进行公路的绿化设计,既要充分体现公路绿化的特点与功能,又要有利于环境与生态的保护。首先,中央分隔带绿化的设计主要是根据其遮光防眩、引导视线等功能和特点,并结合调查资料从改善景观环境的角度来进行设计。其次,公路的路侧绿化重点在于协调公路环境,提高行驶的安全性。最后,对于一般路堤地段的绿化设计,通常是在路堤排水沟外侧种植高树进行绿化;在高树之间根据该路段的原有环境与景观,栽种中树;排水沟以外的公路用地,采用植草加种植地被植物的方式予以地表绿化,从而形成错落有致的三层绿化体系。

  对于设计方案,除了要考虑自然地理、交通功能、工程技术标准外,还要结合自然价值、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来综合考虑公路的用地,使路线规划有利于环保。首先,合理产生新的生产用地,保护和增强现有的土地利用。其次,路线应与城镇规划相协调,促进城镇更新及改善环境。最后,避开环境敏感性区域。如学校、工厂、医院、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湿地和鸟类栖息地、精密仪器基地和军事设施等等。

  对于平面线形,在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下采用较低技术指标是使路线顺应地形的一个好办法,多采用各种类型的曲线也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对于纵面线形,合理设置纵坡和竖曲线使纵面线顺应地形成渐变、顺滑的纵坡线,避免大填大挖。深开挖路段要多考虑隧道方案,可避免山体开挖,保护森林植被和水土资源。对于边坡设计,在确保稳定的情况下,边坡的形状要尽可能与周围的景观协调,并用植物进行绿化处理,坡脚、坡顶、坡面相交处等处的棱角要进行弧形整饰,可产生自然美又可防风蚀。

  对于水土资源,在设计时注意填挖平衡,减少土石方量,减少借土弃土;做好边坡防护设计工作,应根据地质情况多采用种草植树的绿化护坡方法;合理取土、规范弃土、保护耕地,少占良田;最后,应尽量在荒地或低产耕地集中取土,取土后对取土坑进行后期利用。对于排水工作,注意保持原有的灌溉系统和自然水网体系,做好项目自身的排水系统,增加必要设施以防止路基路面排水对农田水利的冲击。

  总之,在公路设计过程中,进行环境保护问题的分析与考虑,并在设计中进行应用,能够有效的控制公路施工建设对于环境的不利影响,而且公路设计情况对于周围的环境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因此,在进行公路规划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结合公路施工建设规划设计的实际情况,在顺应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科学、合理、生态、环保的公路规划设计,推进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进步。

  [1]张守信,王振宇,王智峰.藏北高原公路设计与环境保护的浅析[J].西部探矿工程.2006(7).

  [2]曲志鹏,王井友.浅析高原地区公路设计与环境保护[J].林业科技情报.2008(1).

  [3]闫兴山,李新蕾.浅析公路设计中的环境保护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1).

  [4]李剑波.浅析地质选线在山区高速公路设计中的作用[J].山西建筑.2008(2).

  长期以来,我国的环境问题一直处于不断恶化的趋势: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严重、森林草原面积锐减、生物灭绝速度加剧、各类环境污染问题触目惊心。近年来,我国虽然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来看,起步晚、基础差、治理速度远赶不上破坏速度。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交通运输的载体之一,公路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交通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末,我国公路总里程达423.75万公里,日渐增长的公路里程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功不可没的巨大推动作用。但是,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发生了一系列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如何消减公路工程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成为人们日趋高度关注的问题。

  公路工程建设专业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施工和运营周期都较长,影响范围跨度大,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对环境的影响是复杂多样的。公路工程可分为勘察设计期、建设期和运营期。公路建设工程在不同时期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同的:施工期主要产生生态破坏和水土流失问题,而运营期则主要产生环境污染问题。

  路基的永久占地改变了土地的利用类型,使土地原有功能丧失;高填深挖路段坡面形成地面,降低了土层的抗蚀性能,引起水土流失加剧。作业场地和施工营地等临时占地破坏了地表植被,改变了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工程施工中取弃土场及填挖方引起原有地形地貌的改变。土地占用还会破坏原有动植物特别是保护动植物的生存、栖息、觅食场所。

  施工期的噪声污染主要来自于施工车辆和机械,以及爆破作业,具有临时性特点。大气环境的污染主要来源于车辆排放的尾气和运输、作业、爆破过程中的扬尘和沥青烟。对水环境的污染主要是施工现场冲洗车辆产生的废水、施工用排水和营地的生活污水等。

  车辆在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可影响沿线居民的正常工作生活;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往往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以及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管理、服务区排放的污水和路面径流可能对水体和农田产生危害。交通事故引发的有毒有害物质泄露、爆炸和火灾等也会导致水体、大气等污染,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

  由于施工期的边坡防护及生态恢复工程尚未稳定,水土流失情况在运营期初期依然存在。此外运营期还存在线性工程对生境的切割、阻隔和对景观的破坏等方面的影响。

  为消除或减轻公路工程对环境的危害,必须以预防为主,在勘察设计阶段就应将环境保护的理念纳入到各项实际工作中去。交通运输部对此问题也早有规定,其在2011年10月08日的文件(交公路发[2011]50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路勘察设计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贯彻“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的理念,从而实现促进公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公路工程过程中的勘察设计工作对于环境保护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勘察设计工作的技术水平和指导思想最终会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生态环保选线,即在满足公路建设要求的前提下,在设计过程中结合勘察结果和环境现状,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进行路线选择的过程。选线时应使公路路线尽可能拟合地形,避免出现长大纵坡和高填深挖,减少开挖面积。避开水土侵蚀严重的区域,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路线在经过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水源地保护区等环境保护区域时,应尽可能保证原有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对可能产生生态环境影响的区域应采取线路摆动、设高架桥等避让和保护措施。对沿线经过保护动物的栖息地,应有针对性地预留保护措施,如设置桥梁涵洞等动物通道保证动物寻找食物水源及迁徙等活动。

  除了生态环保,资源节约也同样重要。公路工程的资源节约主要是指土地资源的节约,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在我国,可供耕作的土地尤为紧缺。公路建设规模往往比较大,土地占用相对较多,在勘察设计阶段应注意合理选用公路建设标准和技术指标,通过设计和技术手段,节约资源,实现环保。在满足使用安全、技术可行的情况下降低路基高度,减少两侧边坡占地及填挖方取土占地,尽可能不占或少占耕地,可通过设置挡土墙、护坡或高架桥等方式减少土地占用。可在施工时对车辆和人员的活动范围加以严格控制,同时尽可能地缩小施工作业带的宽度。另外应对临时用地的表土做好保存,并在施工后及时恢复。对于施工地区中分布有矿产资源的,应尽量采取减少对矿区的占用和分隔,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方案。合理设置取弃土场,可利用水利建设或城市景观建设的土方填筑路基,合理安排调度,减少取弃土量。对于取土困难的地区,还可在设计中因地制宜,利用粉煤灰以及煤矸石作为填土材料。

  除此之外,资源节约还包括再生资源和清洁能源的利用。在公路工程勘察设计阶段,可结合沿线的资源状况,在设计中推广利用风能、太阳能和地热等清洁能源;在公路的维护和改扩建工程中,可选用沥青、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技术等,以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对公路工程的环境问题,还可以通过一些针对性的措施,预防其产生。这就需要我们在勘察设计阶段对工程的全面掌控。如应考虑尽量避开雨水汇集点和河道附近设置取弃土场,以减少水流对取弃土场的侵蚀。对于弃土场的挡土坝,应遵循“先拦后弃” 的原则进行布设,并在弃土场的周围设置相应的截排水措施。场地设置应尽量在征地范围内进行,且施工材料的堆放、拌合以及预制等场地,尽量设置在居民居住的下风向。对于环境敏感点的噪声超标问题,可分别采用隔声窗、声屏障、绿化、环保搬迁等措施来降低噪声污染。此外,应充分重视对路面径流和事故废水的处理工作,设置收集处理装置,以防止对水环境造成污染。

  勘察设计阶段作为公路工程建设的首要环节,为建设项目的选址、施工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从勘察设计时期就开始着手环境保护,及早介入,从源头上采取切实有效的环保措施,目前已经成为公路工程勘察设计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与其他建设项目相比,公路项目具有点线结合、以线为主的特点。施工周期长,可能是几个月至几年不等;影响范围大,有的公路甚至跨越多个省市村镇,沿途环境复杂多变。因此,在工程建设的前期,也就是勘察设计期就从环保选线,节约资源等方面出发,做好全面和长远的规划,是减少公路工程环境影响的关键。

  [1]何金泉.公路工程施工期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J].四川建材,2007(6).

  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体系,包括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技术细则、奖惩细则、验收细则、考评细则等;工程监理、承包商根据工作内容建立内部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这些管理文件形成一套完整详尽的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管理文件体系,成为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载体,保证了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有法可依”。

  (1)会议制度。召开环境保护工作月例会,会上各参建单位汇报本月开展的环保工作、存在问题、下月工作计划等,环保中心通过影像资料直观通报本月环保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限期整改要求。(2)巡视检查制度。采取定期巡查和不定期突击巡查相结合等形式,经常性开展工地现场巡查。巡查人员记录现场情况并采集影像资料。对于发现的问题,提出书面要求发至工程监理,由工程工程监理负责组织落实。(3)工作报告制度。通过工作报告全面、系统汇报环境保护工作。各参建单位向建设单位及时总结环境保护工作,形成报告并定期上报;建设单位根据有关要求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定期(每季度)上报环境保护工作报告。(4)定期检查与考核制度。环保中心定期组织环保联合大检查,并结合检查结果对工程监理、承包商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上建设单位,建设单位根据环保管理有关规定及考核结果做出奖励或处罚决定。(5)环保信息统计制度。环保中心组织开展环境保护信息(工程量和投资)统计工作。环保中心制定具体的信息统计要求,承包商按规定格式、规定时间向工程监理提交统计报表,经工程监理审核后报环保中心,环保中心负责统计信息的分析、汇总及存档。

  依据环评报告书及其批复文件的有关规定,发现并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发现的环保违规、违约行为。环保问题按照图2所示流程来处理。

  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增强参建单位与广大工程建设者的环境保护意识和专业知识,有力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教育培训内容包括法律法规、典型案例、环境问题和保护措施等。宣传教育形式主要包括标语标牌、环境日纪念活动、专家讲座、宣传片等。

  以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批复文件为指导文件,设置各级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编制环境保护管理体系文件,制定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制度,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环境保护管理在这套体系上顺畅运行,适时组织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了各参建单位的环保素质,环保措施按照“三同时”的要求逐条得到落实,有效的降低或消除了施工期环境的不利影响。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环境保护设计必须遵循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严格控制环境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工业、交通、水利、农林、商业、卫生、文教、科研、旅游、市政、机场等对环境有影响的新建、扩建、改建和十时微个秒毫兆秒度项目,包括区域开发建设项目以及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的引进项目等一些建设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

  第五条环境保护设计必须按国家规定的设计程序进行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编审制度执行防治污染及其他公害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制度。

  第六条项目建议书阶段:项目建议书中应根据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等有关资料,对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简要说明,其主要内容如下:

  第七条可行性研究(设计任务书)阶段: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规定,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填报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必须按该管理办法之附件1或附件2的要求环境影响报告书或填报环境影响报告表。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书中应有环境保护的专门论述,其主要内容如下:

  第八条初步设计阶段: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必须有环境保护篇(章),具体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意见所确定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篇(章)应包含下列内容:

  第九条施工图设计阶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图设计,必须按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及其环境保护篇(章)所确定的各种措施和要求进行。

  第十条建设项目的选址或选线,必须全面考虑建设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选址或选线地区的地理、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名胜古迹、城乡规划、土地利用、工农业布局、自然保护区线装及其发展规划等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并在收集建设地区的大气、水体、土壤等基本环境要素背景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制定最佳的规划设计方案。

  第十一条凡排放有毒有害废水、废气、废渣(液)、恶臭、噪声、放射性元素等物质或因素的建设项目,严禁在城市规划确定的生活居住区、文教区、水源保护区、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和自然保护区等界区内选址。铁路、公路等的选线、应精良减轻对沿途自然生态的破坏和污染;

  第十二条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的建设项目应布置在生活居住区污染系数最小方位的上风侧;排放有害废水的建设项目就不止在当地生活饮水水源的下游;废渣堆置场地应与生活居住区及自然水体保持规定的距离。

  第十四条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烟雾、恶臭、噪声等物质或因素的建设项目与生活居住区之间,应保持必要的卫生防护距离,并采取绿化措施。

  第十五条建设项目的总图布置,在满足主体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宜将污染危害最大的设施布置在远离非污染设施的地段,然后合理地确定其余设施的相应位置,尽可能避免互相影响和污染。

  第十六条新建项目的行政管理的生活设施,应布置在靠竟生活居住区的一侧,并作为建设项目的非扩建端。

  第十七条建设项目的主要烟囱(排气筒),火炬设施,有毒有害原料、成品的贮存设施,装卸站等宜不止在厂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

  第十八条新建项目应有绿化设计,其绿化覆盖率可根据建设项目的种类不同而异。城市内的建设项目应按当地有关绿化规划的要求执行。

  第十九条工艺设计应积极采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的原料,采用不产生或少产生污染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尽可能在生产过程只能感把污染物减少到最低限度。

  第二十条建设项目的供热、供电及供煤气的规划设计应根据条件尽量采用热电结合、集中供热或联片供热,集中供应名誉能够煤气的建设方案。

  第二十一条环境保护工程设计应因地制宜地采用行之有效的治理和综合利用技术。第二十二条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避免或抑制污染物的无阻制排放。如:

  一、设置专用容器或其他设施,用以回收采样、溢流、事故、检修时排出的物料或废弃物;

  二、设备、管道等必须采取有效的密封措施,防止物料跑、冒、滴、漏;三、粉状或散装无聊的贮存、装卸、筛分、运输等过程应设置一直粉尘飞扬的设施;

  第二十四条废弃物在处理或综合利用过程中,如有二次污染物产生,还应采取防止二次污染物的措施。

  第二十五条建设项目产生的各种污染或污染因素,必须符合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颁布的排放标准和有法规后方可向外排放。

  第二十六条贮存、运输使用放射性物质及放射性废弃物的处理,必须符合《放射性防护规定》和《放射性同位素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等的要求。

  第二十七条凡在生产过程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粉尘、酸雾、恶臭、气溶胶等物质,宜设计成密闭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尽可能避免敞开式操作。如需向外排放,还应设置除尘、吸收等净化设施。

  第二十八条各种锅炉、炉窑、冶炼等装置排放的烟气,必须设有除尘、净化设施。第二十九条含有易挥发物质的液体原料、成品、中间产品等贮存设施,应有防止挥发物质逸出的措施。

  第三十条开发和利煤炭的建设项目,其设计应符合《关于防治煤烟型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

  第三十一条废气中所含的气体、粉尘及余能等,其中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应采取妥善处理措施。

  第三十二条建设项目的设计必须坚持节约用水的原则,生产装置排除的非水应合理回收重复利用。

  第三十三条废水的石松设计应按清污分流的原则根据废水的水质、水量、处理方法等因素,通过综合比较,合理划分废水输送系统。

  第三十四条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含医院污水)的处理设计,应根据废水的水质、水量及其变化幅度、处理后的水质要求及地区特点等,确定最佳处理方法和流程。

  第三十五条拟定废水处理工艺时,应优先考虑利用废水、废气、废渣(液)等进行“以废治废”的综合治理。

  第三十六条废水中所含的各种物质,如固体物质、重金属及其化合物,易挥发性物体、酸或碱类、油类以及余能等,凡有利用价值的应考虑回收或综合利用。

  第三十七条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含医院污水)排入城市排水系统时,其水质应符合有关排入城市地下水道的水质标准的要求。

  第三十八条输送有毒有害气体或含有腐蚀性物质的废水的沟渠、地下管线检查井等,必须采取防渗和防腐蚀措施。

  第四十一条原(燃)料露天堆场,应有防止雨水冲刷,物料流失而造成污染的措施。

  第四十二条经常受有害物质污染的装置、作业场所的墙壁和地面的冲洗水以及受污染的雨水,应排入响应的废水管网;

  第四十三条严禁采用渗井、渗坑、废矿井或用净水稀释等手段排放有毒有害废水。

  第四十四条废渣(液)的处理设计应根据废渣液的书、性质、并结合地区特点等,进行综合比较,确定起处理方法。对有利用价值的,应考虑采取挥手或综合利用措施;对没有利用价值的,可采取无害化堆置或焚烧等处理措施。

  第四十五条废渣(液)的临时贮存,应根据排出量运输方式、里哟感或处理能力等情况,妥善设置堆场、贮罐等缓冲设施,不得任意堆放。

  第四十六条不同的废渣(液)宜分别单独贮存,管理和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废渣(液)混合贮存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二、有毒有害废渣、易扬尘废渣的装卸和运输,应采取密闭和增湿等措施,防止发生污染和中毒事故。

  第四十八条生产装置及辅助设施、作业场所、污水处理设施等排出的各种废渣(液),必须收集并进行处理,不得采取任何方式排入自然水体或任意抛弃。

  第五十一条一般工业废渣、废矿石、尾矿等,可设置堆场或尾矿坝进行推存。但应设置防止粉尘飞扬,淋沥水与溢流水、自燃等各种危害的有效措施。

  第五十三条噪声控制应首先控制噪声源,选用低噪声的工艺和设备。必要时还应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第五十五条总体布置应综合考虑声学因素,合理规划,利用地形、建筑物等阻挡噪声传播。并合理分隔吵闹区和安静区,避免或减少高噪声设备对安静区的影响。

  第五十六条建设项目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应符合有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规定。

  第五十七条新建、扩建企业设置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环境保护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负责组织、落实、监督本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

  第五十九条对环境有影响的新建、扩建项目应根据建设项目的规模、性质、监测任务、监测范围设置必要的监测机构或相应的监测手段。

  一、定期监测建设项目排放的污染物是否符合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所规崐定的排放标准;

  第六十一条监测采样点要求布置合理,能准确反映污染物排放及附近环境质量情况。

  一、凡属污染治理和保护环境所需的装置、设备、监测手段和工程设施等均属崐环境保护设施。

  三、外排废弃物的运载设施,回收及综合利用设施,堆存场地的建设和征地费崐用列入生产投资;但为了保护环境所采取的防粉尘飞扬、防渗漏措施以及绿化设施所需的资金属环境保护投资。

  第六十三条各设计单位应有一名领导主管环境保护设计工作。对本单位所承担的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计负全面领导责任。

  第六十四条各设计单位根据工作需要设置环境保护设计机构或专业人员,负责编制建设项目各阶段综合环境保护设计文件。

  二、接受设计任务书后,必须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批意见所确定的各崐种措施开展初步设计,认真编制环境保护篇(章);

  三、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做到防治污染及其他公害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崐时设计。

  (1)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档案是保障建设项目各项环境保护规章制度顺利落实的一种文字记录。环境档案文件的保存、管理、归置等都直接关系到建设项目在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等是否得到落实。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档案主要包括:建设项目主管部门以及地区环境保护职能部门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执行情况的检查记录、提出的意见或批复内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的批复意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投资情况以及环保资金落实和执行情况记录;建设项目工程实施的污染源以及环保治理设施的运行、维修记录;建设项目生产材料的环保质量肩擦情况记录;保障建设项目生产环保管理制度规定;环境保护监测执行制度;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事故源管理以及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记录;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过的环境污染事故状况以及处理办法的记录等。但是,从目前我国的发展状况来看,部分企业并没有建立完整的项目档案资料管理制度,许多建设项目资料都是临时拼凑起来的,给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扰。(2)我国一些企业虽然已经创建了建设项目工程方面的环境质量评估文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但是,企业并没有专门设计建设项目方面的环境保护评估档案文件,此外,由于许多企业领导人自身的环保意识并不是很强,他们更多地关心企业的经济效益的高低,而对建设项目的环保治理方面却不够重视。(3)环境影响评价在前,而初步设计在后。有些企业进行环评之前,就已做好了初步设计(类比其他企业),这样应该来说给环评带来了方便,环境保护设施不再做替代方案。而在实际监测时,环保设施没有落实并且不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更改。这样没有按相关的规定来执行建设项目的环境质量评估制度以及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这给建设项目竣工的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的开展形成了一些阻碍。(4)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方面的设施、尤其是污染源防治等方面的设施建设没有与项目的主体工程建设实行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及使用,影响了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的执行。比如《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批复中规定,生产废水循环利用,或者建防渗漏的沉淀池,企业为了节约经费,建一个简单并且不防渗漏的大坝。(5)试生产阶段试生产没按有关规定进行申报并经批准,有些企业生产一、两年,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监督下,才提出申请验收。(6)环境保护监测机构设立、监测人员和仪器设备的配置和日常监测没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批复的要求。(7)在建设中造成生态和植被破坏的建设项目,没按照“环评”及其批复的要求进行生态和植被恢复工作;在建设中没有造成生态和植被破坏的建设项目,企业的绿化建设没有按照“环评”和《初步设计》的要求完成。(8)根据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环境保护篇),所有应建的环保设施必须按设计建成竣工并同时与主体工程运行,有专人管理;相应配置的排水管网流量计量装置、污水排口标志、监测设施、监测孔和监测平台按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各种堆存场的建设情况及其相应的各种标志设置等。在监测中,有的监测孔不符合监测要求,环保设施运行及维修没有记录,固体废弃物到处乱堆。(9)有的建设项目本身为综合性工程,由不同行业组成,污染物种类多,污水混合后由总排口排放,且各种污染物分别执行不同的排放标准,因此造成了对监测结果评价的困难,也增加了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执法上的难度。但是有些企业跑、冒、滴、漏相当严重,又没有适合监测流量的渠道,再者排入总排口的废水又被稀释,无法按权重计算排污口混合排放浓度,导致执行标准困难。

  2.1相关主管部门要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因素进行严格的把关,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环境质量的检查,积极根据建设项目的工期加强对周围环境状况的检查。2.1.1在建设项目工程的前期,主要是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预先分析,根据建设项目的设计方案来对其环境影响进行评估,按照国家相关要求来开展标准化的环境影响评估工作。2.1.2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根据《环境影响报告书》以及其相关批复意见等对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问题进行评估和分析,积极落实环境保护措施。对建设项目中对环境质量影响严重的各种水污染、大气污染等状况进行检查,根据“三同时”原则对建设项目的工程主体设计、施工、投产等过程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2.1.3对试生产阶段,主要检查试生产是否按有关规定进行申报并经批准,环境保护监测机构设立、监测人员和仪器设备的配置和日常监测是否落实了《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批复的要求。同时检查试生产期间是否发生扰民或其它污染事故,以及污染事故处理结果、采取相应防治的有关办法和为此制定和执行的有关规定。2.2项目建设企业迎难改积极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努力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在项目建设的各个工序阶段,应该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项目建设制度来完善其环境质量管理,尤其是不断对《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相应的批复文件内容进行擅自修改或删减,如果必须要进行修改的,应该先报请相关环境保护部门。2.3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对建设项目设计、施工、投产各阶段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监测。监测部门严格履行各自的职责,在验收监测工作中,针对建设项目的特点制定科学的监测方案,编写出完整的验收报告。同时在现场监测期间,强化人员的责任心,按技术规范进行采样,严格进行环境管理检查和工况核实,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不能弄虚作假。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