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123-4567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汪淳:同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践探索与收官阶段思考bob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

时间:2023-08-07 12:41:59 文章作者:小编 点击:

  2023年6月11日,以“规划视界”为主题的第九届清华同衡学术周在京盛大开幕,本届学术周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协会、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主办。在首日论坛上,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汪淳以《同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践探索与收官阶段思考》为题作报告。

  报告对清华同衡在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的工作机制创新、产学研互促模式构建、科研合作与科技攻关等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围绕资源环境本底条件与空间功能指向的匹配方式尚不清晰、多规合一改革撬动高质量发展的规划抓手有待明确、以人民为中心战略的高品质空间响应路径缺乏整合、数字化精细化治理要求下的实施监督机制构建逻辑亟需厘清等技术问题,分别从科学认知自然地理格局与资源环境本底、面向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规划研究、面向高水平治理的监测评估预警机制研究等方面介绍了清华同衡的规划探索。最后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土空间治理要求提出了释放规划体系改革新动能、走向多维度系统治理等方面的展望和思考。

  国土空间规划改革伊始,清华同衡创新工作机制,统筹搭建全院国土空间规划技术业务协同平台,形成9个中心、5个业务所、9个分院及4个职能部门的200余人骨干团队,全面推进院内国土空间规划技术业务协同、项目质量审查、科研攻关和人才队伍培养等工作。

  一是发挥多学科多专业协同优势,提升解决国土空间复杂系统问题能力。应对多规合一改革背景下“全域全要素”规划要求,通过院内统筹和院外合作,跨界整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其他相关专业规划力量,集成技术、融合方法。以《河南省黄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为例,清华同衡与河南省多家厅属研究机构合作,组建涵盖城市规划、土地管理、水文地质、环境工程、矿产勘探等多学科联合工作组,协同攻关。

  二是系统整合全流程业务,上下贯通推动技术集成创新。以院内重大研究课题“基于城市人居空间刻画、诊断与推演的智慧规划关键技术集成及应用”为例,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从“人-空间-时间”系统演化的科学规律总结入手,bob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按照“供需匹配微画像-问题矛盾精诊断-情景模拟智推演”的技术路线进行智慧规划关键技术集成创新。融合多源异构数据,研究多专业算法模型,在多领域多地区多层次的规划中实现应用示范,有力提升了空间治理的科学化、高效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

  《基于城市人居空间刻画、诊断与推演的智慧规划关键技术集成及应用》技术路线

  三是综合运用先进技术方法,提高规划研究和决策科学性。以清华同衡自主研制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优化智慧技术集成框架”为例,耦合“双评价”、系统动力学、城镇开发潜力评价模型以及多情景地理模拟等多项专利和软著技术,科学支撑城镇发展需求预测、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和用地布局调控。

  四是积极开展全方位科研合作与科技攻关,推动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与清华大学、腾讯云成功申报并共同建设自然资源部“智慧人居环境与空间规划治理技术创新中心”,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联合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相关领域科技课题攻关、学科建设和实践基地建设等工作。

  面向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和高水平治理等要求,本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中存在四大技术难点,分别是资源环境本底条件与空间功能指向的匹配方式尚不清晰、多规合一改革撬动高质量发展的规划抓手有待明确、以人民为中心战略的高品质空间响应路径缺乏整合、数字化精细化治理要求下的实施监督机制构建逻辑亟需厘清等。针对以上技术难点,报告介绍了清华同衡在四大方面的技术探索。

  针对资源环境本底条件与空间功能指向的匹配方式尚不清晰的技术难点,探索适用不同场景的双评价方法。通过优化和凸显地域特色的资源评价维度创新来精准刻画不同区域自然本底特征和资源特色指向,为特色化国土空间格局构建提供支撑。在科学认知自然地理格局与资源环境本底条件的基础上,探索人地关系和谐发展模式,推动国土空间格局与人口集聚能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经济发展动力、国家重大战略和城乡融合等需求相匹配。

  “双评价”适用场景拓展方向示意图(清华同衡《市县双评价技术方法及支撑体系研究》)

  针对多规合一改革撬动高质量发展的规划抓手有待明确的技术难点,立足于国土空间规划在空间格局优化、要素配置与支撑体系等方面的重点任务,通过与重大生产力布局相匹配的空间格局引导、人产城优化互促的要素配置和保障体系构建、政策和平台协同对接的模式和体制创新等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遵循和支撑“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供应链”发展空间需求,开展产业综合优势级别评估,bob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在此基础上构建“增量重点投放、存量提升、服务完善”等不同类别资源投放策略。按照“聚人,营城,兴业”的目标,以人为核心推进产业环链、城市环链联动互促,打造“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空间体系,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的有机融合。提升多维度就业保障体系,通过就业功能和居住功能主导等不同类型单元职住匹配度分析,提出增加就业岗位、提升公共服务配套、增加通勤公交等相应规划措施。加强对产业用地、居住用地和设施用地的比例引导来推动用地合理布局。bob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强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在规划协同、要素融合、手段结合等方面的体制创新。

  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以需求为导向引导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和城乡融合发展。综合考虑城镇化模式、生产生活方式的分区差异,结合人口流动规律和自然地理格局等分析,对不同人群需求进行研究,进一步引导公共服务设施和城乡融合模式。

  强化人口流动分析和人口梯度转移格局研究。构建与人口分布、产业集聚、设施建设和特色资源格局相匹配的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总体格局。在县域层面,针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定位的县级行政单元,根据人口流动规律和集聚格局研究,确定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以及基于资源产业基础的保护开发片区,分区差异化推进乡村振兴模式引导。

  推进生态文化资源价值转化模式创新,拓展共同富裕新路径。激发优质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价值,培育绿色经济新动能,实现绿色富民。响应多元人群差异化需求,发挥城镇乡村各级载体作用,推进产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发展,营造绿色生态宜居生活在城乡的不同示范场景。

  县域人口流动与发展条件分析示意(以湄潭县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为例)

  推动“规划编制—成果审批—许可实施—监督反馈”的全周期闭环运行。全要素、动态化、差异化、精细化的监测评估预警机制是实施监督体系的重要支撑。全要素要涵盖“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和人居环境要素,动态化要建立手段完备、监管高效、多方协同的动态长效保障机制,差异化则要突出兼顾保护与发展、刚性与弹性的可操作管控机制,精细化体现在运用先进技术和数据治理手段提升空间治理能力。

  按照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清晰界定监测评估预警主体。按照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基于事权划分原则,进一步明确不同层级、不同类型国土空间规划审批主体和程序要求。

  兼顾底线管控与发展引导,研判实施监督重点内容。进一步加强对底线内容的实施监管,重点监督各类控制线落实以及自然资源保护约束性目标指标等落实情况。同时强化对品质保障类内容的监管,重点监督各级各类重大公共服务设施、绿地、安全与综合防灾体系、城市交通和市政等重大基础设施及相关技术标准的落实情况。

  加强监测评估预警成果应用。进一步探索监测评估应用于规划动态编制与调整的联动机制,提升规划动态适应性。优化监测评估结果应用于“刚弹相济”规划传导的奖惩机制。在增量指标预留、流量指标供给、增存挂钩激励、用地指标奖励等方面积极探索可操作的实施路径。

  一是以“理念-体制-手段”为主线,进一步释放规划体系改革新动能。落实新发展理念,发挥发展规划统领作用和空间规划基础作用,以重大生产力布局为重点,强化重大空间战略与国土空间格局的耦合,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与发展规划的协同机制创新,探索以“重大项目+规划许可”等协同手段推动项目实施。

  二是以“要素-格局-功能-价值”协同为重点,走向多维度系统化的空间治理。在要素方面,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核心,从关注要素配置走向关注要素流动;在空间格局方面,以统筹发展与安全为核心,从反映资源本底走向保障战略实施;在功能方面,以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为核心,从功能引导走向功能引领;在价值方面,以数字化和精细化为核心,从价值认知走向价值实现。

  “清华同衡学术周”始创于2013年,遵循“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思路,依托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多业务板块和多专业实践特点,致力于传播清华精神、同衡价值、学术声音,将专业的求索纳入开放胸怀,为知识的殿堂注入烟火人气,十余年来,累计邀请100多位专家学者、200多家各界媒体,分享了300多个学术报告,接待了4000多位现场嘉宾,已逐步发展成为行业内外广受关注的学术品牌。2023年6月,第九届“清华同衡学术周”重装回归,敬请期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瑞典女足戏剧性晋级!制胜点球过线!荷兰女足晋级八强,南非门将低级失误,悍将重伤后拄拐

  中科院物理所研究人员:疑似LK—99全悬浮视频具有超导特征 希望看到严谨的测试数据

  苹果新科技:Siri借AirPods运动传感器,“读取”唇语,提升体验

  多年霸榜显老态,终有新人替旧人…RTX4060到场1060的下课铃响起


标签:环境工程

【产品推荐】